集团主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
恐怖的雷军

发布日期:2021-09-24   来源: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   点击:[]

互联网思维 1周前

以下文章来源于何加盐 ,作者何加盐

01

1969年,雷军出生在汉水之滨的湖北沔阳县(后改名为仙桃市)一个小村庄,这里离最近的镇子有15里路。 雷军的爸爸师范学校毕业,在村里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,更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:在县城当老师。 雷军从小乖巧懂事,在所有互联网大佬中,他的小时候最没东西可写。因为他既不调皮,又不打架。用雷军自己的话说,是“生在红旗下,长在红旗下,从小就是好孩子,根正苗红。” 唯一一个被所有写他童年时期的文章和书籍反复引用的故事,是他为了帮助夜间劳作的妈妈,用干电池和小灯泡自制了一盏电灯。据说那是他们村历史上第一盏电灯。 9岁时,雷军到了县城读书。虽然是从村里来的插班生,但他在县城的学校依然名列前茅,小学升初中时,他考了学校第二名。 ——这个第二名,可能预示着雷军日后的命运:他毕生都在追求第一,但是永远没能如愿。 值得一提的是,雷军小时候得的大红花,一直到他成年以后,妈妈还保留着。父母对荣誉的这种看重,可能是雷军日后很多行为的一个深层次心理驱动因素。 初中考高中时,雷军是第三名。这个成绩让他进入了沔阳最好的高中,沔阳中学(后改名为仙桃中学)。 读中学的雷军,是一个典型的文艺小青年,喜欢看《小说月报》,爱吟诵李后主的词(这点和周鸿祎一样),还是围棋高手。 高考时,雷军仍然没能拿到第一,他是年级第十名。不过鉴于那年他们学校有17人考上清华北大,年级第十的成绩,已经是非常厉害了。 也许是因为自信心不够,一贯追求老稳的雷军没敢报清华北大,而是选择了离家90公里远的武汉大学。让雷军郁闷的是,他高二的同桌荣升北大,高三的同桌荣升清华,他的学校尽管不错,但和同桌相比就黯然失色。 由于有一个好朋友报了中科大的计算机系,在朋友的影响下,雷军也报了计算机专业。

多年以后,雷军还清楚记得,入学第一年,他在武汉大学87级计算机系一百多人的班上,成绩是24名。 危机感很重的雷军,入学第一天就去上晚自习,就为了证明自己也是很优秀的。 他本来有午睡的习惯,看到有同学中午不休息坚持学习,他也把自己午休的习惯给改了,免得落后于人。 他最喜欢的一门课是“数学逻辑”,不是因为好玩,而是因为老师喜欢提问,而且问的问题雷军都会,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心。 那时的雷军虽然很努力地学习,但是却没有什么方向感,只是凭一股争强好胜之气在支撑。 但是很快,他就找到了自己一生所爱。 有一天,雷军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名为《硅谷之火》的书。这本书描写了乔布斯等美国互联网企业家的创业故事,在雷军的心里点燃了熊熊之火。 雷军看完书以后,热血沸腾,在武大的操场上,他激动地走了一圈又一圈,心情久久不能平复。 每一位成功人士,都会在成功以后为自己找一个“关键顿悟时刻”,以供日后吹嘘。雷军日后将无数次提起的他的顿悟时刻,就是在操场遛弯的此刻。据雷军说,从那一刻起,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梦想:要像乔布斯那样,建立一个伟大的公司。 恰好那时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了学分制,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,修满学分即可。雷军为了早日实现开公司梦想,就做了一个决定:要在两年内上完所有课程,修满学分,用剩下两年时间搞社会实践。 要把本来四年的课程压缩到两年完成,难度可想而知。雷军对所有的课做了规划,哪些课要认真听,哪些课听个头尾就行了。由于很多课都要逃,雷军想方设法和老师搞好关系,避免老师给自己挂科。 很多老师听说了雷军的计划,对他也抱以宽容的态度。 雷军日后回忆,还好武大比较宽松,如果是在隔壁某大学(这是吐槽华中科技大学),考勤很严格,他这一套是绝对行不通的。 就这样,雷军用两年时间上完了四年的课,连毕业设计都做完了。尽管学习的时间只有同学们的一半,他的最后成绩还是达到了全班第六名。 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,不过不知道在雷军心里,会不会仍在偷偷惋惜没有做到第一? 不过,他虽然自己不是第一,却把一个常考第一的同学征服了。以汉阳一中状元身份进来的武汉美女张彤,成为雷军的初恋女友,再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和他两个女儿的母亲。 大二那年,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同学从物理系转学过来,他的名字叫陈一舟。不过他俩只同班了半年多,陈一舟家庭移民到美国,他也转学到美国特拉华大学去了,后来又在麻省理工拿了硕士,创办了Chinaren、千橡、并把人人网做上市。多年以后,他们共同的老乡周鸿祎评价说,湖北第一聪明当属陈一舟,雷军第二——雷军仍然不是第一。 02 从大二开始,雷军就一脚踩着象牙塔,一脚踏入社会。他一有闲暇,就骑着单车到武汉的“电子一条街”广埠屯去逛,帮人装系统、修电脑和编程序。雷军做事很大气,也不和人谈报酬,对方给多少就是多少,不给也行。很快,整条街都知道有个武汉大学的高材生,技术不错,人品很好。

当时,广埠屯还有另一位名人,名叫王全国。王全国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计算机老师,也是电子一条街响当当的技术专家。由于那时没有互联网,大家的软件都是存在软盘里互相换来换去的。王全国和雷军就通过互换软件而认识了,那是1989年的2月。 不久,王全国接了一个活,帮人开发软件加密程序,他找了雷军帮忙。 雷军和王全国俩人利用暑假的时间,用两个星期搞定了这款名为“黄玫瑰小组”的硬盘加密软件。这是雷军的第一个成名产品,后来在市场上很火爆。 这年底,雷军又和同学冯志宏开发了另一个软件:“免疫90”。这是一款杀毒软件。他们通过卖这款软件赚了几千块钱,在那时可是一大笔钱。不过,更重要的是,软件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。雷军还把研究病毒的心得写成文章投稿,在《计算机世界》等流行刊物和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》等学术刊物发表了文章,让他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反病毒专家。 为此,湖北省公安厅还特地邀请雷军去上反病毒的课。不过,这次上课让雷军丢了大脸。课程原本是一小时,雷军也做了精心准备,但没想到,他准备的讲稿只用了15分钟就讲完了,无奈之下,雷军只好把稿子又从头到尾念了一遍,这让雷军无比尴尬。

从此以后,雷军苦练演讲技术,日后成为了程序员里面极为少见的演讲高手。 除此外,雷军还把自己学习编程的方法总结下来,结果被老师看中了,他的编程笔记被编进书里,成为下一届的教材。 雷军对编程是真心热爱。当时的计算机很珍贵,数量很少,为了能得到上机的机会,雷军帮老师干很多活,这样老师为了他用电脑方便,会把机房的钥匙留给他,多的时候他手里同时拿着3个机房的钥匙。武汉的冬天寒风凛冽,雷军冒着严寒废寝忘食地编程,每每弄得双手双脚都长满了冻疮,却依然乐此不疲。 那时的雷军,认为程序员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,他一辈子都会做着编程这件有意思的事情。 大四那年,雷军和王全国及王全国的两个朋友,以每人占股25%的形式,共同成立了三色公司,他们租下了珞瑜饭店103饭,白天跑市场,晚上搞开发。 开张不久就有了第一单生意,赚了4千块钱,公司的启动资金有了,他们就开始了扩张,员工最多时,有14个人。 三色公司一开始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,买过电脑、搞过印刷,最后他们决定仿造汉卡。

汉卡是当时市场上刚刚兴起不久的一种计算机扩展卡,是在计算机上使用汉字系统的辅助工具。当年的名人史玉柱就是依靠汉卡起家,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从一无所有成为百万富翁。 很快,三色公司的汉卡就开发出来了,市场前景很广阔,三个创始人也信心满满。 可是,很快他们的汉卡就被人破解仿造了。三色汉卡卖800块一套,别人只要200块,而由于三色本来也是仿造金山汉卡,没有版权,连告状都无门。 而此时,团队还常常因为谁该当董事长、谁该当总经理而牵扯不清,经常发生内斗。雷军当时还在学校读书,每每被王全国和李儒雄从自习室拉出来开会。公司领导层每两个月就换一次,让人身心俱疲。 三色公司很快陷入困顿。这时又不小心烧掉了一台价值几万块的彩色打印机,大家一下子连饭都吃不上了。只好派人去和学校食堂大师傅打麻将,赢饭票菜票来维持生活。 后来,他们实在支撑不下去了,只好把队伍解散,分了行李,你回你的水帘洞,我回我的高老庄。 公司停办的第二天,雷军走在武汉大学樱花路上,阳光明媚,他觉得“生活是如何的美好,真轻松啊!梦魇般的日子过去了,迎来的是新的生活。”(见刘韧公众号《雷军留名》,1997年首发于《中国计算机报》,作者刘韧) 03 1991年,雷军大学毕业,以他当时的能力和名气,去国内任何一家计算机公司都很容易,但他又不想去联想、方正这样的大企业,认为在大公司已经没有他的机会了。不过,他遵从父母意愿,没有继续创业折腾,而是进入了航天系统的一个研究所,到了北京工作。 工作之余,雷军还兼职帮人做一些“私活”。超想公司的周志农、用友公司的苏启强,都是他的客户。

由于白天还要工作,这些活只能晚上干,除去生活、休息时间,雷军每周只有20个小时可供自由支配。他把每天的时间按照半小时来分割。如果哪半个小时没有干活,就会觉得很惭愧。 这种利用时间的方式甚至已经成了雷军的心魔。很多和他接触过的人都提到,雷军不能忍受手里没活的状态。哪怕是和人聊天,他的手都要找点活干,实在找不到活了,他甚至会把一边聊天一边把餐巾纸撕成细条,或者把牙签折成一段一段。 雷军不光自己这样做,还特别瞧不起浪费时间的人,觉得他们没出息,尤其讨厌员工在公司“摸鱼”,认为这些人其实是自己蒙自己。 后来管理团队时,雷军觉得国庆和春节七天长假太浪费了,于是规定只放假三天。一直到后来王川教了他滑雪,每次滑雪要七八天才能回来,员工们才欢呼雀跃,终于可以过个完整的黄金周了。 1991年11月,雷军在一个行业展会上遇到了当时程序员行业的“大神”求伯君。

求伯君是一代传奇,他20岁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,后来为了追求爱情,放弃了铁饭碗,辗转加入香港金山公司,凭一己之力写出WPS。这是第一款汉字的文字处理系统,一出世就震惊了中国计算机界,很快占领了中国90%以上的市场,求伯君也被誉为“中国第一程序员”。 在俩人初见时,求伯君名片上印着“香港金山副总裁”,身穿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,风度翩翩,光彩照人,雷军第一眼就为之倾倒。 雷军与求伯君

后来他回忆:“我当时真是有些被震撼了,我当时觉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征”。(见《雷军留名》,1997年首发于《中国计算机报》,作者刘韧,现存微信公众号“刘韧”) 当时,求伯君也在为金山公司招揽人才,他早就已经听说过雷军的名字。这次见面不久后,求伯君在北大南门的长征饭店请雷军吃饭,正式向雷军发出邀请。 雷军没有马上答应。他做事从来都是以稳重著称。要放弃当时研究所的铁饭碗,加入一家小公司,需要一定的勇气。求伯君让他好好想想,第二天到燕山饭店碰面时再回答。 雷军思前想后,整晚无眠。最后,他还是希望成为第二个求伯君。他认为,金山能成就一个求伯君,就能成就第二个、第三个。于是,雷军下定了决心,第二天就回复求伯君说,我加入金山。 这一年,雷军22岁。 到了金山之后才发现,这是一家比当年的三色公司还要小的公司,连求伯君在内只有5个人,雷军是第6号员工。而雷军加盟时,他连工资待遇都没有和求伯君谈过。最后,公司给他开的工资是2000多一个月。 雷军加入金山后,把原来三色公司一同创业的王全国和李儒雄都拉了进来。为了拉拢这两位哥们,求伯君还亲自飞到武汉去游说。 在武汉丽江饭店,求伯君、雷军、王全国、李儒雄四人打牌、聊天到深夜。然后雷军和王全国打地铺,求伯君和李儒雄睡床,畅聊通宵。

后来,王全国和李儒雄都放弃铁饭碗加入了金山。李儒雄在一年以后离开,而王全国则在金山一直待了20多年,到2019年的今天,仍未离开。 除了王全国和李儒雄以外,雷军还招了一批精英人才,招聘口号是“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。” 金山公司本来在珠海办公,但雷军嫌珠海的节奏太慢、生活太安逸,就成立了金山北京分公司,他带领技术团队在北京办公。 雷军团队负责开发的产品是一套中文办公软件,包括操作系统、文字处理系统、数据处理系统等的组合。雷军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,因此将产品命名为“盘古”。 雷军带着众人没日没夜地开发,每天几乎只睡四五个小时。给自己挣下一个“中关村劳模”的美名,后来这个称呼将伴随他一生。 尽管日子非常苦,但雷军却非常充实。当程序员本来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,他每天沉浸在程序的世界里,无比地快乐。

虽然雷军自己写程序的水平很高,但他最佩服的却是团队里一个叫陈波的程序员,因为他写程序时没有任何杂念,连水都不喝,女朋友电话都不接,似乎天生就是为程序而生。 而最让雷军得意的事情是,尽管日子这么苦,但在开发盘古期间,他招来的人,一个都没有离开。大家卯足了劲,要干成这件大事,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 经过3年呕心沥血的研发,终于混沌初开,“盘古”降生了。 对雷军和金山而言,这都是一个划时代的时刻。雷军付出了自己青春最宝贵的3年,并且给自己亲手招来的团队成员画了一张张美妙的大饼,他绝对不能失败。而金山公司也前后投入了200多万,在90年代初期,这可是一笔巨款。 但是,现实给雷军狠狠地打了一闷棍。 盘古问世整整半年,金山花了大力气推广,最后卖掉了——2000套! 这个数字简直是对雷军和金山莫大的羞辱。 雷军的团队里,一些程序员感到了理想的幻灭,失望离开。剩下来的人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,每天无所事事。 由于主力产品的失败,金山公司也一度濒临倒闭,人员由巅峰时的200多人减少到20多人,甚至一度连工资都快发不出,求伯君只好卖掉房子救急。 雷军也陷入了挫顿。他有时去蹦迪,希望一身大汗能让自己忘掉一切;有时去跑5公里,在无人的地方对着天空大喊“我是最棒的”;有时又坐在客厅抽着烟沉思,想搞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,每每第二天醒来,发现自己在沙发上睡了一夜。 对雷军而言,除了产品失败的打击,他还要多两重痛苦:第一,他是团队的负责人,最后的失败,他要负主要责任;第二,团队的人都是他招来,很多人都是放弃了铁饭碗来追随他的,他也给大家描绘了美好的蓝图,最后却一败涂地,辜负了大家的期望。 雷军说:“那年,我失去了理想。” 这是1996年,雷军27岁。

4月,雷军引咎辞职,离开了金山。 求伯君知道盘古的失败“非战之罪”,他仍然赏识雷军,希望挽留之。但也清楚雷军面临的压力,于是同意雷军暂时离开公司,但是把辞职改为了休假6个月。 这6个月,是雷军生命中第二个重要顿悟时刻。他对盘古的失败做了深入的反思。 雷军认为,盘古的失败,不是因为自己和团队不够努力,也不是因为产品不好,而是因为他们对用户的需求把握不足。 那时,雷军还是技术为王的思路,觉得我只要做出了好东西,消费者自然会喜欢,而没有去研究用户到底需要什么。 他跑到中关村去站柜台,去向成功人士请教做市场的方法。从天汇总经理沈江和英汉通总经理杜红超那里,雷军学到了,一定要牢牢抓住用户,用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,而不是靠拍脑袋自己想。 他还研究起毛泽*东思想,提出了“打持久战”和“以战养战”的金山发展思路。 6个月后,雷军满血复活,重新回到金山。 他不再追求开天辟地式的平台级软件,而是从小软件做起,把公司原有的卖得挺好的金山影霸继续做好,并开发了“中关村启示录”、“剑侠奇缘”、“金山词霸”、“电脑入门”等小软件。 其中,金山词霸的开发很体现雷军风格。他是在和用友副总裁苏启强的聊天中得到启发。当时,苏启强建议雷军花60万买下一款名为“译林”的翻译软件,雷军看了看,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开发,就没有买,而是自己搞了一个,就是“金山词霸”,结果大获成功,成为金山公司继WPS之后第二个主导型产品。 但这种模式也使金山丧失了一些机会。开发金山词霸不久后,雷军有机会15万元收购一款邮箱软件,但后来他们也是觉得可以自己开发,就放弃了。后来,该软件的开发者和软件一起被腾讯几千万收购,再过若干年,那位名叫张小龙的开发者做出了一款新产品,名曰“微信”。张小龙也因微信而封神,被称为中国第一产品经理。此是后话。 1997年,金山调整了战略,慢慢又发展起来。第二年,联想注资450万美元,成为金山大股东。求伯君提议雷军担任新的金山公司总经理。雷军没有同意,因为他只想当程序员。 但是,他们找了好几个候选人,却都不合适。雷军只好先兼着总经理的职位,边走边看。雷军爸爸在报纸上看到他担任总经理的消息,还专门打电话过来,说总经理就是万金油,看起来光鲜,其实啥都不会,你还是干技术靠谱。 雷军心情很沉重,白天当总经理,晚上继续写程序,从内心深处,他还是更喜欢夜晚的角色。 出于对程序的热爱,雷军把自己从大学时候起写的代码,就都存在一个硬盘里。存了将近十年,已经成了一个宝库。 结果,一位新来的同事,不小心把雷军的电脑给格式化了,连备份硬盘都格式得一干二净,雷军所有过去的心血,以及现在手头的工作,全都化为乌有。 过往的积累全都没有了,雷军只好放弃了编程序,全身心投入到经理人这个角色。由于新同事的小失误,世间少了一位“雷工”,多了一位“雷总”。 这一年,从雷军所在的知春路穿过北京城的中心画个对角,可以找到34岁的马云在北京蜗居的潘家园,那时马云还在外经贸部做国富通公司;从北京往南1949公里,27岁马化腾还在深圳润迅公司当着小主管;向东越过太平洋9557公里,30岁的李彦宏还在硅谷山景城种菜。 而28岁的雷军,已经是中国著名软件公司金山的总经理。 这年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:由于雷军的突出业绩,公司奖励了他20万块钱,而雷军每天忙于工作,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,就把钱扔进了股市。结果过半年一看,已经涨到了60万。 如果雷军要想赚钱的话,一条康庄大路似乎摆在他面前,半年3倍的收益率,很难让人不心动。 但雷军却产生了警惕。他觉得股市来钱太快了,会让他丧失斗志。于是他马上从股市抽身,把60万都捐给了武汉大学。此举让他成为武大历史上毕业时间最短就捐款的学生。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雷军,又推出了金山公司历史上第三款主打产品——金山毒霸。这一次,雷军不再是那个只会关注技术的工程师,而是已经成长为一个营销高手。金山毒霸很快就卖火了,成为当时市场上的一个奇迹。而杀毒,也从此成为金山公司的标签。 在此期间,雷军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:杀入互联网。 早在1996年,雷军就已经在CFIDO(惠多网,中国最早的网站)上建立了自己的站点:西点BBS,和求伯君、丁磊、马化腾等人成为最早一批BBS站长。 1998年,在雷军的主导下,金山投入50万做了卓越网。雷军担任董事长,由当时中国最大的个人主页站长高春辉为总经理。 起初,卓越网是个电脑资讯和软件下载的站点,发展非常快,但是只有流量没有变现。虽然金山和联想联合向卓越注资了1640万,但是,高昂的电信宽带租用费,让雷军每晚都惶惶不安。每天早上起床,一分钱不赚,却要向电信交一大笔钱,这种感觉让雷军心里非常没底。 2000年,由于发展方向的分歧,高春辉退出,王树彤和陈年加入,卓越转型成为电子商务网站,其与阿里巴巴和8848一道,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子商务网站。 调整方向后的卓越网迅速崛起,成为国内最大的音像和书籍售卖网站。到年底,公司每天的营业额超过25万元。 但是,雷军没想到做电子商务会这么烧钱。在金山和联想的千万注资之后,卓越网又融了两轮资,筹到920万美元,却仍然捉襟见肘。

2004年,雷军发现,网站要维持下去,至少还需要几千万美元。而当时,阿里巴巴已经起来,当当网也成为强力竞争对手。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正在寻求进入中国的路子。 而此时,金山公司也发现了另一个大金矿:网络游戏。通过推出《剑侠情缘online》,金山赚得盆满钵满。雷军也想收缩战线,全力把金山做上市,无暇再顾及卓越。 于是,经过痛苦的思考,雷军决定把卓越网卖给亚马逊。一番讨价还价后,卓越卖出7500万美元的价钱,按当时汇率,约合6亿多人民币。 由于雷军本人在卓越网占的股权比重没有披露,所以不知其套现多少。有传言说雷军获利过亿,但被他辟谣。另有报道称雷军个人占股10%,如果属实的话,他个人套现有6000万左右。 钱是人的胆。哪怕是对雷军这样的人物,也不例外。雷军身边同事认为,卓越网套现之后,雷军就比较淡定了。(见《雷军的宿命》,《南方人物周刊》2012年,作者薛芳) 不论具体数字如何,我们可以肯定的是,从个人财富层面,雷军已经实现了自由。 04 雷军并没有因为实现了财富自由而放弃拼搏。他的心里压着另一副沉甸甸的担子。 早在1999年,雷军就开始筹备金山上市。在招揽人才和激励员工时,雷军也总是拿上市来充当诱惑的胡萝卜。当时金山的工资在业内属于偏低的,而工作量是偏高的,同行同职位的工资是金山员工的2-3倍。金山的员工能留下来并保持干劲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有股权的激励。 雷军一贯信奉天道酬勤,他自己拼命努力,也带着金山的员工拼命努力,满心期待这种超越常人的付出能够带来合理的回报,希望自己对兄弟们的承诺能够尽早实现。 可是,让雷军无比郁闷的是,无论他如何压榨自己和员工,金山的发展,始终是不温不火,远远达不到上市的要求。 雷军越做越没底,越做越觉得愧对股东、愧对高管、愧对金山每一名员工。越到后来,雷军心里的愧疚感和负罪感越重。他把自己压榨到极致,每天只睡四个小时,拼了命地工作,却仍然无济于事。 尤其是2005年,成立5年多的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,市值39.58亿美元。看到这家小弟弟级的公司都能顺利上市并受到资本市场追捧,很多金山的员工心里都失衡了。面对员工酸溜溜的话,雷军生气了,说“你再羡慕,李彦宏能分你一分钱吗?该干嘛干嘛去,把自己的地种好。” 尽管如此,雷军自己内心也充满着焦虑和嫉妒。他说:“我每天给大家打气,给大家画饼,画到后来你发现负债累累,如果不上市你这一辈子都还不清。”(见2007年《波士堂》节目) 雷军带领金山4次冲击上市,先后转战了香港创业板、深圳创业板、美国纳斯达克、深圳主板,都无果而终。 有一个员工,1999年加入金山,很为上市的梦想而兴奋,过年回家就和爸妈讲,我们明年就上市啦。结果,说了一年又一年,到最后父母都已经不相信了。 一直拖到2007年10月,在网络游戏业务的大力帮助下,金山才终于艰难地登上了香港主板。这一年,离金山创立已经19年,离金山开始筹备上市,已经整整8年。这可能是所有中国IT公司里面最艰难的一次上市。 雷军感慨地给员工写了一封至全体员工信,说道:“一路上有你,苦一点也愿意,一起哭过笑过的兄弟们,让我们一起举起庆功的酒杯,一起为我们自己大声欢呼:我们上市了!” 但是尽管上市成功,金山和雷军却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——金山的市值,实在是太低,只有53亿港元。而那时,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已经市值798亿港元;晚于金山一个月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超过1600亿港元。

与这些后起之秀相比,金山黯然失色。可想而知,金山的高管和员工即使股权兑现退出,金额也不会太高。 但是不管怎样,对雷军而言,他这么多年欠下的债,虽然打了折扣,毕竟是还了。 两个月后,雷军宣布因健康原因辞职,离开了金山。此前他为金山而活,为报求伯君的知遇之恩而活,为投资人和金山的兄弟们而活。 从此以后,他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回。 这一年,雷军38岁。 05 38岁的雷军,卸掉了“劳模”的角色,过起了退休老干部的生活。 他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,从来不约第三天以后的事情,凡事只约今天和明天。 卖掉卓越网和金山上市带来的财富,足以让他啥都不干也过得非常舒服。 而他的财富甚至还在惊人地增长——通过天使投资。 早在卓越网被卖掉之初,雷军就开始了天使投资生涯。 2004年,雷军认识多年的好友孙陶然创业,雷军说:“你做什么我都投。”二话没说给了415万,孙陶然做起了拉卡拉。 这次投资,正是雷军投资风格的典型体现:只看人不看项目。他只投自己的熟人以及熟人推荐的熟人,而且只要是看好的人,不管对方做什么,他都会投。 “你做什么我都投”这句话,雷军后来对不同的朋友说了一次又一次。李学凌做欢聚时代,雷军给了410万;俞永福与何小鹏做UC,雷军给了400万;陈年做凡客诚品,雷军先后给了1亿多美元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陈年的投资。 雷军和陈年曾经在卓越网共事,对陈年非常认可。2005年,陈年创业,成立“我有网”,雷军二话不说就投资了。后来“我有网”发展不利,陈年的文人脾气上来,把公司一扔,自己闭关写书去了,这一写就是8个月——那时雷军刚开始做天使投资不久,急需成功的案例来支撑,而他深深信赖的陈年却给他这么一个结果。 雷军对此没有半句怨言,而且在陈年不负责任地抛弃公司的8个月时间里,雷军没有和他谈过一句业务的事情。到书写完以后,雷军才和他说:其实,你经历的这些,我都经历过。 2007年,陈年又想创业,找了雷军和王功权融资。王功权看穿陈年的个性,没有投。而雷军一边替陈年向王功权解释,一边自己投资,还帮着陈年四处找别的投资机构。 陈年成立的新公司,叫凡客诚品,英文名VANCL,其中,后面的C和L,分别代表陈年和雷军。 凡客一度非常风光,成为一家炙手可热的新电商公司,前后融资七轮,估值高达200亿人民币。 但2013年,凡客陷入种种危机,几乎倒闭。2014年,雷军又领投了一亿美元给凡客,却终究没能拯救它。

现在,凡客诚品网站还在,但也只是苟延残喘,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它曾经的辉煌了。 尽管有凡客这样先成功后失败的案例,雷军投资的战绩还是非常骄人的。2012年,欢聚时代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,目前市值350亿人民币;2014年,UC被阿里巴巴收购,价值为50亿美元;2019年,拉卡拉上市,目前市值280亿人民币。作为天使投资人、占股在10%-20%的雷军,赚得盘满钵满。 除了这些案例以外,雷军还有好大夫在线、迅雷、乐淘网、猎豹移动等很多其他投资,也都获益丰厚。其所投公司遍布中国互联网圈,后来,人们用“雷军系”来指代这些公司,与“阿里系”、“腾讯系”并列为中国互联网市场三大势力圈——这三个系里面,只有“雷军系”是用个人名字来指代,其他两个都是用公司。 在退休老干部的闲暇日子里,除了投资以外,雷军还用了大量时间思考自己在金山16年的得失。他生命中第三个重要的“顿悟时刻”到来。 雷军最大的困惑是:自己能力不可谓不强,进入行业不可谓不早,工作不可谓不努力,部下不可谓不团结,可是最终奋斗的结果,为什么就是比BAT等后起之秀差那么多呢? 他心里非常不服气,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来参悟这个问题。 最终,雷军想明白了:凡事要顺势而为,不能逆势而动。 他说:“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。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?站在台风口,猪都能飞上天。” 与此同时,20年前被《硅谷之火》点燃的理想,又再次浮现在雷军的心头。虽然他把金山做上了市,个人早已成为亿万富翁,做天使投资也极为成功,但是,那个“想要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”的梦想,却依然那么遥不可及。 未来再做什么?

这个问题成为那段时间雷军每天思考的重点。 到2009年下半年,雷军终于思考明白:未来最大的势,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。 雷军决定做手机。 06 尽管确定了要做手机,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切入,却是一个问题。 当时的雷军,虽然不算中国企业家里面的顶级大佬,但也算是功成身退。而做手机却是一个难度很高、“外行勿入”的行业,失败的概率非常大。 对雷军而言,如果失败了,会很丢面子,这是他不可接受的。 雷军最初想的,还是以投资的方式。当时,魅族的M8手机横空出世,雷军非常看好这家公司,就请珠海开发区的领导介绍,认识了魅族的老板黄章。 黄章也是一位奇人。高一时被学校开除,又被父亲赶出家门,外出打工。 2002年,黄章用10万元打工积蓄,创立了魅族,先是做MP3,再iPhone出来后,黄章敏锐地觉察到智能手机的巨大商机,便转型做智能手机,2009年2月,魅族M8上市,风靡全国,雷军也成为魅粉的一员。 雷军是圈内成名大佬,他主动上门结交,黄章自然热情回应,两个人一度好得如胶似漆。雷军隔三岔五就去黄章那里喝可乐,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。黄章把做手机的所有知识和经验都向雷军毫无保留地敞开。 可是后来,雷军对黄章提出的给核心高管分股权的建议没有被黄章接受,让雷军觉得黄章格局不够大;雷军介绍一个超级牛人加入魅族,也被黄章拒绝。雷军决定不投资魅族了,直接自己干!

后来,黄章认为受到了雷军的欺骗和背叛,成为了雷军的仇人。他认为后来雷军公司做的软件和手机,都是抄袭了他的。雷军百口难辨,索性闭口不言。这是后话。 雷军决定自己干之后,就开始了组建团队。他找的第一位搭档,就是之前想介绍加入魅族的林斌。 林斌是广州人,中山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留学,后来加入微软,参与筹建了微软亚洲工程院,2006年被李开复挖到谷歌,成为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四大副院长之首。 2008年,雷军到谷歌中国谈UCWeb和谷歌合作事宜,在李开复介绍下认识了林斌。俩人一见如故,经常从中午聊天一直聊到凌晨两三点。 林斌当时想自己出来创业,做一款音乐产品。雷军说,音乐就别自己做了,我们投点钱让别人做就行,不如一起干一票大的。 2009年10月,雷军和林斌正式谈妥,一起做手机。

为了照顾雷军怕失败了没面子的虚荣心,雷军藏在幕后,号称是投资人,由林斌在前台负责对外的沟通。俩人分头找人组建团队。 雷军挖来了自己在金山的得力干将黎万强;林斌也找了原来微软的旧部黄江吉。

拉拢黄江吉的过程比较戏剧性,当时他们只是聊天,也没有细谈创业的计划,但黄江吉隐约猜到这俩人在谋划一件大事,他说:不管你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,反正算我一份。 其后,林斌又找了原来在谷歌的下属洪峰。雷军和洪峰见面时,与其说是他面试洪峰,不如说是洪峰面试他。洪峰问了几百个问题,把雷军搞得焦头烂额,一度让雷军怀疑自己可能通不过面试。 雷军、林斌、黎万强、洪峰、黄江吉,就是小米公司最早的创始人。若干年后,他们五人都将位列福布斯富豪榜,每个人身家都超过10亿美元。 起初,他们想把理想中的手机命名为“红星手机”,但是去工商注册的时候,发现“红星”两个字注册不了;后来有个合伙人的太太说,能不能起个“白米饭”这样的名字,大家喜闻乐见。

雷军听进去了,他把大米、小米、红米、黑米等名字的寓意、域名、商标等都查了个遍,最后决定,就叫“小米”,正好寓意“小米加步枪”的创业奋斗精神。 去工商局注册时,工作人员看着“小米科技”四个字,“聪明”地猜到了公司的主营业务,说“你们是搞农业科技的吧?” 2010年4月6日,北京银谷大厦807房,小米公司正式开张。黎万强的父亲用电饭锅煮了一锅小米粥,雷军亲手给每人盛了一碗,大家拍照留念后,干杯一饮而尽,开工。 此后,又陆续有刘德、周光平等一批大牛加入小米。可以说,小米创业团队之豪华,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创业公司之最。 除了人才以外,小米的资金实力也是所有创业公司里面最强的。雷军本身就不缺钱,而且他要创业,一定会有无数投资人追着投。但他没有随便找投资人。 起初,雷军本来想全部自己出,但是考虑到其他合伙人的感受,还是决定引入风投。他给晨兴资本的刘芹打了一个电话,一直从晚上9点谈到第二天早上9点,向刘芹讲述自己的理想和对公司未来的设想。 其实,刘芹当时问了两个关键的问题,雷军都没法回答清楚:你为什么要做手机?你凭什么认为你能做成手机? 但是,出于对雷军本人及团队的信任,刘芹还是慷慨地投资500万美元——对于天使投资来说,这是非常大的一笔钱。 晨兴的500万美元,再加上雷军和其他合伙人的投入以及员工持股的资金,让小米从一开始就没有遇到过缺钱的问题。对其他创业者来说生死攸关的融资问题,在雷军面前如呼吸一般简单。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:雷军刚开始在小米占的股份并不多,在他向林斌等人承诺,小米将是他的最后一次创业,他一定会全力以赴时,林斌疑惑地问:你是认真的吗?你在小米的股份还没有在YY(即欢聚时代)多呢。 雷军才恍然大悟道:“哎呀,我没想,不然我再买一些回来吧。”于是,雷军又追加了3900万买回一些股票,这才让自己占股超过了其他合伙人。(见《雷军豹变》,2014年首发于《人物》杂志,作者吴达) 如此兵精粮足的小米,如同一头巨鲸扎进中国市场,将掀起一股颠覆世界的滔天巨浪。 07 不过,小米一开始推出的迷人浏览器、小米司机、小米读书等APP,市场反应却一般。后来,雷军说这些都是练手用的,也不知是对失败的一种粉饰,还是真的就是做着玩儿的。 8月16日,小米第一个重磅产品终于出炉,这是一款基于安卓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,小米将其命名为“MIUI”。MIUI的用户数迅速上涨,为小米公司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粉丝。 12月10日,小米上线了一个石破天惊的产品:米聊。 米聊是中国第一款专为手机设计的社交APP。那时,腾讯虽然凭借QQ依然称霸网络社交,但QQ主要应用于电脑上。蓬勃发展的智能手机,还没有一款专门的即时通信工具。 在米聊发布之前三个月,雷军曾经发过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: “腾讯已经成就了一代霸业,但强大如罗马帝国、强大如大秦王朝,都有衰落的一天,这是自然规律。关键点在腾讯会因为什么原因、会在什么时候衰落,这值得我们大家琢磨!这就是我们创业的机会。” 米聊,就是雷军交出的答案。这将是一个颠覆腾讯的革命性产品。 雷军说,台风来了,猪都能飞。小米这头“猪”,在米聊横空出世以后,已经占据了移动社交这场超级台风的最佳风口。 当然,如果腾讯反应够快的话,凭它在社交领域多年积淀,是可以反败为胜的。但是雷军在深圳的眼线告诉他,腾讯的反应没那么快,他们有3个月的先行时间。 雷军放心了。在米聊发布后的庆功宴上,他把情报告诉了团队,让大家也放心,然后开怀畅饮。 他没有注意到,在离腾讯深圳总部90公里外的广州TIT创意园,多年前他曾经错失的张小龙,也正在带领一个12人的小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发一款产品。 一个月后,张小龙的产品上线了,名叫“微信”。 后面的结果,大家都知道了。微信所向披靡,米聊丢盔弃甲。最后,腾讯依然是不可撼动的社交之王。而米聊,只是被腾讯战车碾过的一具尸体。 在米聊被微信碾压的同时,让雷军和小米更加头痛的事情,是手机制造的停滞不前。 雷军原本以为,有人有钱,做手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没想到,真正做起来,却千难万难。 其中最难的,是如何搞定供应商。供应商里面最关键的,又是芯片和显示屏。 由于涉及到研发周期、生产排期、库存管理等多方面的制约,手机配件供应商通常更愿意和成功者合作。一些供应商要决定是否与新的手机厂商合作,要看对方三年的销售情况。而小米一无所有。 雷军使劲了浑身解数,用尽了所有的人脉关系,整整谈了3个多月,才终于搞定了高通公司,解决了芯片供应问题。

而显示屏,又是另一个大难关。 2011年,日本发生了3.11超级大地震,地震引发了剧烈海啸和严重核泄漏。仅仅两周后,雷军就带着团队飞到日本,就是为了能够感动屏幕供应商夏普公司。这一招果然见效,后来,夏普同意向小米提供显示屏。 2011年4月,小米第一台手机终于问世。从那一刻起,雷军知道自己成功了,他不用再隐藏幕后了。 7月,雷军带领创业团队高调亮相,向世人骄傲地公布,他不仅是小米的投资人,更是创办者和CEO。同时,雷军正式宣布:小米将进军手机市场。 2011年8月16日,在MIUI发布一周年纪念日,北京798艺术中心,小米手机发布会在这里举行。蜂拥而来的MIUI粉丝把场地挤得水泄不通,一度连要上台演讲的雷军都挤不进去。 雷军身穿黑色T恤和深蓝牛仔裤,这一身完全模仿乔布斯的着装,给他带来一个“雷布斯”的外号。在PPT上,雷军展示了小米手机和HTC、三星、摩托罗拉、LG等手机的参数对比,引起现场800多人一阵阵的惊呼。

最后,雷军问:这样的手机,应该卖多少钱呢? 人群中有人喊道:“5000”。 人群笑了,雷军也笑了。然后他在大屏幕上投出了小米的价格:1999。 观众瞬间被点燃,欢呼声几乎把屋顶掀翻。一位记者擦了擦湿润的眼睛,感叹道:这都哪儿请来的托啊,太敬业了。(记者原话出处:《移动互联网十年》,见猎云网,作者颜西龙。前面描写的动作是开玩笑的,请勿当真。) 发布会还播放了一段视频:一群油腻的中年男人,把手里的苹果手机狠狠地摔到地上,高声喊道:“我们要小米。”他们正是雷军曾经投资过的孙陶然、俞永福、陈年等人。 更加让人耳目一新的是,小米采取了全新的互联网售卖模式。

小米没有一家线下店,没有一个线下促销人员,所有手机全部通过网络预订和发货。这开创了中国手机产业的先河。 小米手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,12月18日正式开售时,30万台小米手机5分钟就被抢光,创造了苹果之外手机销售的新记录。 这一战,也让世人惊艳于雷军的营销天才,原来这位曾经的技术狂人,在营销上的天分,居然也如此之高。 此后,小米开始高歌猛进。 2012年3月,小米手机出货量突破100万。2012年全年,小米卖了790万台。 毫无疑问,这回雷军是真的踏对风口了。 志满意得的他,开始了以鸡汤导师的身份传道授业,提出了创业和创投七字诀:极致、专注、口碑、快。 这个七字真言似乎非常管用。小米继续创造着奇迹。 2013年,小米推出了799元的红米手机。这一招直接终结了中国的山寨手机。此后,山寨手机厂商要么转行,要么死亡。 2014年,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6112万台,在成立短短4年后,小米手机出货量就成了全国第一。 这一年,雷军45岁,他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冠军。 在小米手机登顶的同时,小米还建立了庞大的生态链。小米手环、小米电视、小米盒子等相继问世。 2014年12月,小米获得11亿美元的E轮融资,估值高达450亿美元。 至此,小米成为人类商业史上最快做到450亿美元的公司。 但是,巨大的危机也随之而来。 如果说其他手机面临的问题是卖不掉,那么小米面临的最大问题,就是缺货。 无论小米怎么加大力度生产,还是跟不上销售的节奏。小米也因此被称为“饥饿营销”,网友嘲讽小米是“PPT手机”。 到2015年,供应链问题彻底爆发。由于小米的高管傲慢无礼,得罪了三星等重要供应商,导致小米手机出货量的增速锐减。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林斌认为2015年能增长50%-100%,雷军保守一点,把目标定为8000万-1亿台。但实际结果是,当年只卖掉了7100万部,增速只有16%。 2016年,雷军撤换了主管供应链的周光平,自己亲自抓供应链,4次到三星总部赔礼道歉,终于把关系挽回。 但是,雷军的努力为时已晚,当年,小米销量暴跌22%,只有5542万台,排名也下降到全国第五。 对雷军和小米而言,情况十分危机。因为自从手机诞生以来,还没有一个哪个手机厂商在销量暴跌之后还能东山再起的。 雷军带领团队进行了反思,认为是因为此前跑得太快,基础没有打牢。于是开启了“创新+质量+交付”三大攻坚战。 雷军放弃了完全依赖互联网卖手机的做法,向OPPO和vivo学习,大力开拓线下渠道,雷军还专门跑到四五线城市和小县城,到手机门店向店老板取经。2017年,小米开出了300多个小米之家。 同时,小米还大力开拓海外市场,超越三星成为印度第一大手机品牌。 在多管齐下之下,小米手机终于重新上涨,2017年达到了9141万部,位列全球第四,仅次于苹果、三星和华为。2018年,小米手机首次突破一亿,达到1.19亿台。排名仍为第四。

雷军创造了手机销量下跌又重新逆转回升的新历史。 而在其他战场上,小米的电视、充电宝、平衡车、空气净化器等也相继成为市场第一。 08 2016年两会期间,雷军曾信誓旦旦地说,小米五年内不考虑上市。 当时的小米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,也难怪雷军如此不自信。 但是到2017年,形式逆转,雷军又开始意气风发起来。根据网易科技记者崔玉贤报道,该年11月,雷军与投行人士接触,提出了一个市值目标,并得到投行认同。 这个市值目标,数额是令人咋舌的2000亿——美元!(见《【独家】小米2018年下半年IPO 雷军想要2000亿美元估值?》,首发于网易科技,作者崔玉贤) 这个数字,是“百度+京东”市值的两倍。 2018年5月,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公开招股书,仅仅两个月,小米就成功上市了。 上一次,雷军带着金山从珠海走到香港交易所,披荆斩棘,60公里的路,整整走了8年;而这一次,从北京到香港1950公里的路程,雷军扛着小米,2个月就走到了。 猪踏上了风口,飞得就是快。命运逆转之奇,也不能不令人慨叹。 港交所甚至为小米而改变了规则。此前,在香港上市的公司,不能享受“同股不同权”的待遇,为此,百度放弃了在香港上市,阿里巴巴也从香港退市转而到美国上市。从小米之后,香港终于也可以采用A、B股的形式了。 不过,世事没有完美,小米上市当天,股价就下跌,最后以破发收盘。当日市值离2000亿美元相差太远,只有479亿美元(3759亿港元)。 雷军在上市致辞时,一度哽咽难言,不知是因为激动,还是因为惋惜破发。 不过,他还是对小米充满信心,说道:“我们要让今天买小米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。” 但是,现实再次狠狠地打了雷军一巴掌。 上市后,小米股价一路下跌,从上市当天的16.8港元下降到今天(2019年9月19日)的9.14港元,上市当天买入的人,不但没有赚一倍,反而亏了46%。小米的市值,也从3759亿港元(479亿美元),一路下跌到2194亿港元(280亿美元),比百度和京东,甚至拼多多和网易都差一大截。 2013年,当小米正在迅猛崛起之际,雷军自信心爆棚,在央视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,向格力的董明珠发起挑战,说五年之后小米要超过格力,可以打赌一块钱。 董明珠不屑地回应说,赌一块钱有什么意思,要赌就赌10个亿。 2018年,小米功亏一篑。董明珠赢了,雷军输了。但是赌注没有兑现。 雷军是个好胜心极强的人。据金山的前员工姚东透露,雷军在年会上玩游戏输了,千方百计要求玩第二把,非要赢回来不可。有次打乒乓球遇到高手,打输了,郁闷很久。(见知乎问题《有哪些关于雷军的趣事》,回答者姚东) 2019年9月18日,在网易科技的《致前行者》节目中,主持人杨澜问董明珠,像雷军那样的企业家,你能从他那里学到什么吗? 董明珠笑笑说,学他的互联网思维搞营销,把股价从17块搞到8块了。 不知道好胜心极强的雷军,听了是何感想。 09 雷军生于1969,今年已经52岁。 雷军聪明、厚道、勤勉、学习能力强、情商高,这都是有目共睹的。 但是,这些却没能帮助他达到目标。 这一生中,他一直在努力,一直都在追求成为第一。 但是,从小学到大学,从金山到小米,他永远只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考中拿到第一,一到关键的大考,就落后于人。 他的远超常人的努力,常常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。曾经因为不能顺应时势,把自己累到疲惫不堪,却眼睁睁看着马云、马化腾、李彦宏等后起之秀超过自己。(从年龄上他们差不多,但是从行业辈份上,雷军和求伯君是一辈,马云等都是后辈。) 一直到最后,抓到了智能手机这个风口,才终于飞起来。 但是,如同马云讽刺的:台风来了,猪能飞起来,如果风停了,猪不就被摔死了吗? 他拼命追求第一,却每每事与愿违。虽然在做手机之后,曾经短暂拿到过第一,但是却马上又失去,现在已经远远被华为甩在身后,差距之大,令人绝望。 从公司的市值上,他曾经以为可以和腾讯和阿里并列,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三极。结果却连前六都进不去。 不过,从小到大,雷军一直在不断进化。他曾经有过三次失败,也有过三次顿悟。每次失败后的顿悟,雷军都有一个大的飞跃。 从三色公司到金山,是一个飞跃;从盘古金山到剑侠金山,又是一个飞跃;从金山到小米,更是一个大的飞跃。 小米未来也许会遭遇更大的坎坷。但是,谁能说,这不是雷军再一次进化的契机呢?也许雷军能迎来第四次顿悟和第四次飞跃? 2019年,小米已经进入了《财富》评比的世界500强,是世界上最年轻的500强公司。

从1987年第一次看到《硅谷之火》,已经过去22年。雷军离建立一个伟大公司的梦想,从遥不可及,到现在已经伸手可及。 对现代人而言,52岁,还年轻的很。 未来的小米,能成为世界50强、甚至5强的企业吗? 雷军能成为可以比肩乔布斯的伟大企业家吗? 我很期待。